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中式婚礼马鞍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中式婚礼马鞍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中式婚礼为什么要跨马鞍?
中式婚礼跨马鞍是一种美好的祝福,祝福结婚以后,两个人能一路平安,顺顺利利。而且这也是一种婚礼传统和习俗。
马鞍在古代是一种富贵的象征,在婚礼上能够出现马鞍也是一种身份的代表,说明这场婚礼是有高规格的是很讲究的。再加上寓意深远,所以就有了跨马鞍。
中式婚礼跨马鞍的意义:
古代婚俗的一种。流行于汉族地区,尤以唐、宋为盛,后世沿之。即新娘被迎娶至夫家,于入门之时,须在观鞍上象征式地乘坐。“鞍”“安”同声,取其“平安”长久之义。至北宋,又有女婿坐以鞍之俗,近代,趋向一致,于新娘进大门后,先跨马鞍,再登堂行礼。
鞍”与“安”同音,取其“平安”长久之意。多放于洞房的门槛上,表示新娘跨马鞍,一世保平安。当新娘前脚迈入门槛,后脚抬起还没有落下的时候,这时由上有父母、下有子女的全人把马鞍抽掉,正好符合了“烈女不嫁二夫,好马不配双鞍”的意思。
中式婚礼火盆 马鞍摆放的位置有讲究吗?
有讲究,先跨火盆再过马鞍,所以要把火盆放在马鞍前面。二者拥有的寓意是不同的。
火盆:古时放置于喜堂大门口的一盆火,让新娘迈过去,寓意婚后的日子红红火火。
马鞍:“鞍”与“安”同音,取其“平安”长久之意。古时多放于洞房的门槛上,表示新娘跨马鞍,一世保平安。
中式婚礼男方父母衣服怎么搭配?
(1)为什么父母要穿中式婚礼服饰呢?
因为婚礼是中式的那么婚礼现场布置都是以中式风格布置的,咱中国几千年的文化风俗都体现,比如跨火盆 跨马鞍 等等
(2)中式婚礼那新郎新娘肯定穿着中式服饰,既然新郎新娘穿中式礼服。那父母也穿中式服饰,这样就很喜庆很有中国味。
穿的舒适点正式点就好了,公婆年龄大了,没必要非得穿太正式的衣服,也不舒适还别扭,反而不自然,就穿符合他们气质,活动自由干净舒适的就行了,现在好多人让公婆穿中山装及旗袍,如果是农村人,他们穿上得有多别扭呀,还是要听他们的意见
中式婚礼三大传统?
1、花轿:花轿作为传统婚礼的核心部分是从南宋开始流行的。它分四人抬、八人抬两种,又有龙轿、凤轿之分。轿身红幔翠盖,上面插龙凤呈祥,四角挂着丝穗。有钱人家娶亲为五乘轿,花轿三乘,娶亲去的路上女迎亲者坐一乘,其余二乘由压轿男童坐;迎亲回来时新娘、迎亲、送亲者各坐一乘,另有二乘蓝轿,用蓝呢子围盖,上面插铜顶,由新郎、伴郎各坐一乘。
2、旗锣伞扇:它位于迎亲队伍之中、花矫之前,可令整个迎亲仪式热闹、壮观。
3、鞭炮:迎亲礼车在行进途中,应一路燃放鞭炮表示庆贺。
4、凤冠霞帔:嫁女儿的人家无论贫富对嫁衣都是十分的讲究。内穿红袄,足登绣履,腰系流苏飘带,下着一条绣花彩裙,头戴用绒球、明珠、玉石丝坠等装饰物连缀编织成的“凤冠”,再往肩上披一条绣有各种吉祥图纹的锦缎—“霞帔”。
5、盖头:古时新娘着凤冠霞帔的同时都用红布盖头,以遮羞避邪,红色取吉祥之意。
1.婚前礼,即“订婚”;
2.正婚礼,即“结婚”或“成婚”的礼仪,就是夫妻结合的意思;
3.婚后礼,是“成妻”、“成妇”或“成婿”之礼,这表示了男女结婚后的扮演的角色。在中国传统的结婚习俗里,中式婚礼、婚前礼和正婚礼是主要程序,这些程序都是源自周公的六礼。
拜堂,入洞房便是属于“正婚”仪式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式婚礼马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中式婚礼马鞍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